近期,筆者到了廣西南寧貴港市、桂平市、柳州市,采訪了當地的鄉村診所、基層衛生院的諸多醫生,發現當地的基層醫生有兩個很大的共同點:第一、他們幾乎對輸液危害性的認識很深刻,現在在各自的診室都很少使用輸液;第二、他們的思想都很活,都在積極的學習各種新技術彌補自身的不足,以便能更好的為老百姓服務。有著這樣認知的診所和衛生室他們的生意都是門庭若市,老百姓的口碑都相當不錯。
早在2012年4月,為確保群眾接受更安全的醫療服務,廣西就重新修訂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提高了醫療機構開展靜脈用藥的準入門檻,開展靜脈輸液業務有條件:從事臨床醫療服務的人員必須具備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護理人員必須取得護士執業資格;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必須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衛生院對參訓對象要開展輸液業務專業知識和技能操作考核,經過考核合格者,才允許開展輸液業務。因此,諸多醫生由于人員配備不完善等原因,喪失了輸液的資格,自己的診所生意大不如前。
近幾年,醫生們也意識到這個癥結所在,紛紛走出診所,各地學習多種醫學技術,綠色療法是他們提的最多的方法之一。
綠色療法是一種新理念,查閱古今中外醫書無此解釋。只是中醫就是在綠色的理念中發展而來的。綠色是健康,無污染,原生態的理念;綠色還是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的微創理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的綠色治療不斷應用于臨床,使原本可能會造成大創傷,大痛苦,病人不易接受的治療,變得容易起來。
綠色療法中現在使用的較多的就是直腸給藥、敷貼治療、生物電療法、牽引療法、針灸按摩、拔罐療法、放血等。
兒童直腸給藥因為其療效確切、收效迅速、用藥相對安全、適應范圍廣、操作簡便,解決了小孩不愿意打針吃藥的難題,目前在基層運用得很廣泛。
穴位敷貼是祖國傳統醫學中的一種頗具特色的綠色自然療法。自清代張路《張氏醫通》記載至今被廣泛應用,據1996年依賴國內文獻報道:中藥外貼療法防治2300余例哮喘患者3年以上長期療效治愈顯效率達90%左右,目前國內已有多家醫院開設哮喘冬病夏治門診,該法的臨床應用已經成熟,并被醫務專家和患者接受。
高電位療法適應癥:各種植物神經功能混亂,神經衰弱,功能性頭痛、便秘,面神經炎、枕大神經痛、急、慢性軟組織損傷、肩周炎、肌肉勞損。
放血療法是一種清熱瀉火的治療方法。運用三棱針,刺破特定部位的表淺靜脈,釋放少許靜脈血,起到排毒祛瘀以及降低血壓的作用。主要針對失眠、高血壓以及內熱亢盛的人群。
如此多的醫療技術方法讓我們的基層醫生視若珍寶,每一項技術意味著可以治療更多的病患、治好更多的疾病,并且也擯棄掉單一的輸液這樣的治療方法,全方位醫治病患。
誠然,現在國家抗生素濫用的情況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從醫者感受到,輸液更多的就是使用抗生素,因此,筆者認為,如此多的醫生響應國家號召,少使用抗生素、少輸液,多使用自然療法、綠色療法等多種醫學技術,確實是國家醫療的一大進步。(市場部:何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