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肩負著人民的重托,履行著神圣的使命。2016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來自各行各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們正為開好“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盛會做著精心的準備。走基層、察民情、搞調研、寫議案,用民情、民心、民意作為支撐,全國人大代表們積極履職,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20年專注中醫藥發展——
提出擴大中藥材種植增收致富
去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讓多年從事中醫藥行業的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代表倍感振奮。“青蒿素是進入現代分子時代的中藥,是時代進步后中醫藥發展的必然結果。新的時代,中醫藥在治病救人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耿福能說,應該對中醫藥的發展充滿信心,對此,國家應該給予更多政策扶持,特別是通過改革,消除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障礙,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
在去年兩會上,耿福能呼吁,針對中醫藥發展中存在的資源壟斷等問題,應該加快立法,打破原料藥壟斷的體制機制,促進企業遵紀守法,保障中醫藥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讓傳統醫學更好造福人類。
最近,耿福能又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中醫藥產業發展和精準扶貧的關系上面。今年春節期間,在前往貧困山區調研時,看到部分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由于資源匱乏,缺乏有效的致富路徑,還維持在很低的生活水平時,耿福能感到,一時的資金支持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要變“輸血”為“造血”,讓困難群眾真正脫貧致富,就必須共同發揮政府和企業的作用,給貧困地區帶去真正的致富手段,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發展特色產業,讓群眾能夠源源不斷增加收入。
早在20年前,耿福能就帶領他的團隊開展產業扶貧,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附子GAP人工種植基地,企業通過技術指導、提供種源、指導種植、保底收購等措施確保農戶利益,以公司+農戶+聯盟的形式帶動了近萬戶農戶通過種植中藥材附子增收致富,戶均增收5000元/年。
這幾天,耿福能正在梳理產業扶貧的成功經驗,準備在即將召開的兩會上提出建議,讓扶貧更加精準,讓群眾更多得實惠。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也來自不同的行業,如何履職?最關鍵的是,要發揮自身的優勢,聯系群眾、聯系實際,把真的問題找出來,把實的建議提出來,最終形成推動問題解決的動力。”耿福能說。《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24日 20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2/24/nw.D110000renmrb_20160224_1-20.htm#rd?sukey=16298ae1a3e33631022fc0ad90329c6dc0b47c32490912800a852037194f45107b4c12d30a98880bc0a9f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