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單是在經營產品,更是在經營一份事業,一份關于人類健康的偉大事業。我們堅信,因為我們的共同努力,人類的健康品質就會不斷提高。”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在接受“2014年中國醫藥經濟年度人物”獎時如是說。
經營企業是一種責任,經營藥品企業更是責任重大。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正是好醫生藥業集團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源泉。
嚴把質量關 生產放心藥
好醫生一直秉承“做好人、制好藥”的企業理念,堅持藥品生產按藥典標準高限投料、管理上精益求精的原則,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強大的品牌效應。在2012年震驚世界的毒膠囊事件中,好醫生近4000批次膠囊劑藥品在企業自檢和監管部門抽驗中無一粒存在質量問題,得到國家藥監局的高度贊譽。
“制藥企業只要關注質量和療效,利潤就會源源不斷地來了。”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看來德國拜耳的創始人在100多年前說的這句話,正是對當下醫藥生產企業最大的鞭策。
科技創新促發展 掌握業界話語權
好醫生十分重視企業創新技術體系的建設,建立了科學的技術創新決策機制,構建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兩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及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構成的高層次產學研聯合技術研發平臺。積累了雄厚的技術、經濟和創新發展能力。
企業承擔了多項國家發改委重大項目、國家工信部重大項目、四川省經信委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四川省科技廳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山西省經信委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等項目的建設和實施,獲得國家部委、省市多項科技進步和創新獎項。
好醫生還率先在三州地區建立了首個少數民族院士專家工作站,推動少數民族科研的發展。
樂善好施 回報社會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履行社會責任貫穿于好醫生藥業集團發展的始終。企業創建以來,熱心參與各項光彩事業和社會公益活動。在涼山州多個彝族縣捐資建設佳能達希望小學,對自然災害受損嚴重地區如四川達州、汶川、雅安蘆山,以及遼寧、甘肅岷縣、云南魯甸等捐贈藥品和現金。
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好醫生在承受自身損失2700萬元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向災區捐贈藥品、物資和現金,并將新建成的萬余平米的廠房無償提供給當地政府,作為災民救助點和當地學生的復課場所。好醫生的大愛壯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贊揚,這間特殊的廠房也被譽為“世界最大的臨時教室”。同年好醫生獲得“中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貢獻獎”。
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是全國重點扶貧縣,附子產量占全國60%以上。但是,當地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粗放種植習慣,以及變化無常的附子市場行情,使當地種植難以穩定發展。自1996年以來,好醫生長期扶持布拖縣的附子種植項目,每年投入數十萬元用于當地農民培訓、高寒地區附子種植技術研究和成果推廣。在企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帶動布拖近萬農戶脫貧致富,有力促進了布拖附子項目的健康發展,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作為多年連續獲得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的企業,好醫生始終秉承“做好人,制好藥”的理念,努力為大眾提供安全有效的藥品,用一點一滴的行動書寫好醫生的承諾;在堅守醫藥行業本質的同時,好醫生堅持“來源于社會,又回報社會”的宗旨,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社會的進步和文明貢獻自身力量,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好醫生企業文化的基因。
“一個優秀的企業帶給社會的是優良的產品,而一個偉大的企業能使社會更加美好,一同改善整個社會的環境”。這就是好醫生藥業集團的發展之道。(《中國人大》2015年第4期)